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原緣不絕:數位典藏、在地參與永續發展」原住民族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活動報導(下)

















文/黃政
         本次研討會下午場的議題為「公民參與數位典藏」,共分兩場次,分別為“部落文化與記憶”以及“災難與社會變遷”。

場次一:部落文化與記憶

        第一場次由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羅世宏擔任主持人。主持人首先介紹場次一的第一篇報告“與在地知識互動: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經驗”的兩位報告人,第一位是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郭良文教授,第二位是蘭嶼山海文化保育協會理事長王桂清先
生。郭老師的團隊過去將近七八年來,長期在蘭嶼當地從事調查,且和當地很多重要的機構、個人合作從事當地媒體、文物、生態、影像相關的數位典藏,也獲得非常多成果,國科會也將這計畫當成典範來看待,首先便由郭教授對「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做報告。郭教授表示,「蘭嶼文物與生態影像數位典藏計畫」的源起主要奠基於「蘭嶼原住民媒體資料庫建置與數位典藏計畫」與「達悟歌謠與庶民文化數位典藏計畫」期間,團隊成員與部份當地族人建立起良好的友誼及互信,促使團隊持續與當地人合作數位典藏與出版的相關工作,在前兩項計畫之初,團隊主要是和蘭恩文教基金會合作,後來才慢慢的與當地文史工作者聯繫,更在「達悟歌謠與庶民文化數位典藏計畫」時,出版了《雅美族歌謠:古謠》、《雅美族歌謠:情歌與拍手歌》兩書,並在今年國家出版獎獲得佳作。而本次計畫重點則因王桂清先生的建議而放在文物與生態影像方面資料,透過這個計畫的執行,希望能傳達幾點核心價值,(1)族群文化價值:透過數位典藏資料庫建置,再現蘭嶼原住民的族群文物,以呈現族群的文化特色;(2)生態保存價值:針對蘭嶼的生態環境,進行現有影像與既有紀錄之數位化保存;(3)多元文化價值:創造不同族群之間互相瞭解與認識的媒介,使少數族群與主流文化能產生對話的功能,並使外界更瞭解原住民文化,創造進一步溝通機會;(4)庶民文化價值:透過文史工作者的紀錄,呈現原住民的庶民文化生活與經驗,使文化風貌、物質內涵、蘭嶼特有動植物生態、傳統與現代信仰、歌謠與祭典、以及達悟族人集體記憶得以完整呈現。

        郭教授接著介紹到,本次計畫主要是針對蘭嶼當地的文物及當地族人所拍攝的生態影像為收錄對象。當地機構及文史工作者皆願意提供他們所收藏的文物和生態影像進行數位化並提供給大眾使用。其中蘭恩文教基金會提供蘭嶼文物館典藏的各項文物;蘭嶼中學則是提供該校原住民教育中心中的各項文物,包括服飾、陶器、木器,其中最珍貴的是分別於1960年代和2001年因興建蘭嶼中學及排水溝工程而挖掘出的甕棺,及隨之出土的各色小玻璃珠。而蘭嶼當地有許多文物都是被收藏在族人自己家中的,但相當可惜的是仍然有不少文物被臺灣本島的漢人以半買半騙的方式搜刮。在文物之外,本計畫也與王桂清合作,蒐集一系列蘭嶼動植物與海洋生物,將重要內容以族語、國語、英語加以呈現,選擇相關照片置入網站當中。並且透過與交大出版社的合作出版成書,以進行更好的保存與更廣泛的流傳。
接下來就由蘭嶼山海文化保育協會理事長王桂清先生進行報告,王先生談到達悟族人對於外來者的看法以及心態,也分享了因為文化差異性的關係,造成有些學者時常侵犯到達悟族人的傳統。例如有些學者會為了達悟歌謠的採集而請部落的老人吟唱,但在達悟的傳統裡,歌謠的吟唱是有特殊意義的,因此造成一些誤解。接著也談到了許多外來學者、醫生因為語言不通、思維不同而造成的誤會,因此在進行調查、研究時,還是必須要尊重當地的生活方式、傳統文化。

        接著繼續進行第二篇報告"台灣民族誌紀錄片公開放映與影像計畫",首先由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童元昭對本計畫做概略的解說。本計畫是由台大人類學系承接自日治時期成立的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的收藏,在國科會數位典藏計劃的支持下,逐步數位化。而人類學系的收藏,單以民族學方面來說,包含有器物標本、靜態影像、影片、錄音、與古文書,主要採集時間集中在1920年代到1960年代。影像的性質,使我們可以複製而不減損本身收藏的累積。大學藉由將早期研究過程拍攝的相片送回家庭,填補或豐富了家族記憶。經由排灣族影像開始的數典工作,自然地連接回到了個人、家庭,也認識了地方。接著將以『內文社五年祭』影片放映與流通,以及『牡丹老照片說故事』兩個計畫為例,說明大學與社區共享資源的可能作法。

        童教授表示,早在申請國科會計畫之前,便反覆看了『內文社五年祭』這部殘缺不全、跳動、畫質不佳的影片,設法讀出一些訊息。這部影片由台北帝大「土俗人種學研究室」助教宮本延人攝於1934年,並在隔年(1935年)發表文章,因此學界都知道有這部影片,但苦於沒有機會目睹。內文社群後人的達仁鄉鄉長提出與人類學系合作解讀影片的構想。當時由擔任大武國中校長的葉神保(drangadrang validy)先生負責有關內容的族語翻譯、排灣語配音,並與陳秀珠主任夫妻協助祭典歌曲演唱錄製,地方人士引介,且實際參與安朔、內文、東源等部落三場的放映活動, 擔任映後座談的主持人等工作。「內文計畫」除了放映後舉行討論會之外,還做了部落耆老的深度訪談,以了解「內文計畫」與部落歷史記憶的關聯性,並建立與維護內文部落群網頁。「內文計畫」的實施也建構了內文社群後裔對自身傳統文化實踐的信心和希望,紛紛努力再現內文社群的文化活動,因此內文計畫可以說成功帶動了部落的文化活動。接著便先請安朔國小退休主任陳秀珠女士來就內文社區的歷史、文化背景及「內文計畫」後部落的文化運動做報告。

        陳秀珠主任先介紹內文社群之歷史背景,內文社群所居住的理環境特殊–-地勢不高且直接與海洋接觸,無良好的天然屏障作為逃避兵燹之處,因此,很早就發展成超部落型的酋邦,即有23個部落形成生命共同體,並由世襲頭目ruvaniyau和tjuleng共管政經事務。相對地其五年祭儀式與其他排灣族有所差異,如參與部落為數甚多(除草山社之外約有18社參與)、二個世襲頭目之屬民祭竿交流及祭典中清算五年間的恩怨情仇等等,都是為因應此等社會穩固發展的需要。

        而「內文計畫」除了放映後舉行討論會之外,還做部落耆老的深度訪談,以了解「內文計畫」與部落歷史記憶的關聯性。訪談過後發現耆老記憶的薄弱或空白,主要是在殖民文化霸權的壓抑下,前人產生了集體的遺忘。但耆老也會藉著部落重大事件(婦女墮胎)來幫助記憶,並從家屋與襲名制度幫助記憶(巫師tjuku daupili身分歸屬的確認)。雖然「內文社群」在1940年日本實施集團移住後,社群相繼解構,內文社群解構後,殘缺的傳統社會制度(頭目、祭司、巫師及社民離散),祭典儀式的再現極為困難。但「內文計畫」喚起了他們「文化的驕傲」,進而認同內文(大龜文)社群的存在,「內文計畫」在部落成功的激起文化的珍惜、認同並建構了內文社群後裔對自身傳統文化實踐的信心和希望,如:(1)2007年恢復舉辦大龜文ruvaniyau部族的五年祭,將散居各處的族裔藉此會聚在安朔村,重新建構內文社群的意識。(2)2009年獅子鄉舉辦大龜文王國論文發表會,深入探討大龜文王國的社會文化。 (3)2012年在鄉公所的資助下,南世與丹路兩村回復舉辦失落70年餘的收獲祭,讓內文社群的社民體驗部落文化之美。(4)2012年獅子鄉與台灣歷史博物館聯合,於獅子鄉文物館舉辦「大龜文王國歷史文物回娘家」活動,讓社民拾掇民族記憶。

        以歷史縱深而言,五年祭深受殖民文化霸權的影響甚鉅。警察利用青年團與警丁破壞五年祭的祭典儀式(破除禁忌、燒毀巫師箱等)造成耆老創傷的記憶—也就是故意遺忘且又難以抹滅的記憶。但「內文計畫」,在離散的內文社群社民裡也敲醒了耆老創傷的記憶,建構了後裔的集體記憶,也啟動後裔樂意再現內文社群的文化。且「內文計畫」後續之「內文社群網站」的設置,資源分享,亦創造部落多元文化產值。

        接著童教授繼續介紹99年度的『牡丹老照片說故事』,此計劃是希望持續知識分享的做法,將人類學系收藏的影像帶回當初拍攝的社群,豐富在相機不普遍的時代裡,一些個人或共同的記憶。由『內文社群五年祭』影片的經驗,我可以感受到排灣族論述中三地門、瑪家、古樓等地的鮮明特質,而七佳以南,獅子與牡丹苦於與平地互動的歷史早,在近期文化認同與展演的風潮下,不時參考北排灣的婚禮規矩與服飾等以彰顯排灣的傳承背景。人類學系藏有攝於1956年牡丹的相片約60張,相片出自『民族學田野實習課程』,而圖書館收有當時學生報告『排灣族資料集』,可以提供我們拍照當時的聚落生活背景,與拍照的脈絡。除了照片之外,另外還有日治到1956年入藏的牡丹器物。促成此計畫順利進行的推手便是屏東縣牡丹國民小學的高加馨老師,高老師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的碩士論文:『牡丹社群的歷史與文化軌跡-從排灣人的視點』便已經開始了她牡丹研究的長期累積。因她的關心,盡心推動老照片的放映活動,因高老師的用心,當日出席的踴躍與討論的自在是我們前所未見的。接下來請高加馨老師就『牡丹老照片說故事』計畫做報告。

        高加馨老師首先感謝童元昭老師帶領團隊,再次回到五十餘年前的田野部落放映老照片數位影像,除了進行資料再確認外,並希望藉由老照片的欣賞,一起和族人聊一聊部落的變化,以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身為部落的一份子,加上擔任學校的民族教育老師,我發現民族教育對原住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尤其需要從國小來向下扎根,而這次選在學校放映也是希望能夠把部落所熟知的一些訊息跟學校來連結。而這樣的活動也讓部落族人憶起過往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展現當時的物質文明。
















場次二:災難與社會變遷

        第二場次由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謝志誠擔任主持人。主持人首先介紹場次二的第一個報告主題“在地發聲、遠距協作:《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媒體運作與報導實踐”。

        首先由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陳順孝報告,陳老師主要報告88news網站的緣起,老師說到在八八水災一開始其實很多地方都是有救災的激情的,但過了幾個禮拜激情卻迅速的消退,但往往當熱情消退後才是救災最關鍵的時刻,因此一群散居各地、不同領域的朋友便藉由網路連結共同發起88news,希望為民眾發聲,監督重建作為。而在這些報導裡面也逐漸聚焦到永久屋的政策,而88news記者主要是反映在地的觀點,在地的觀點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希望永久屋能夠是家,而家應該回到記憶中的樣子。”但廣受尊敬的慈善團體,在援建永久屋的過程中,卻不能更尊重受災民眾,因此88news將焦點放在大眾媒體所忽略的問題。例如:(1)永久屋只有房屋,沒有耕地空間,(2)政府不斷催促在地接受,造成部落內部爭吵,(3)生活習慣竟被要求改變,不能抽菸喝酒嚼檳榔?(4)不能增建,無法開枝散葉,(5)想入住者不在核配名單,(6)回部落者資源分配匱乏。因為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我們也辦了講座以及準備出書,希望能引起更多民眾的關注。

        接著由高雄縣那瑪夏南沙魯部落的打亥老師跟各位分享對於災害的觀點,打亥老師一開頭就點出了重點:有人,才會有災難。而災難也可說是一個新生;是讓生物擴展的力量。對於永久屋,打亥老師說這是一種感情的撕裂、關係的撕裂,是非常痛苦的,但災難不可避免,只能接受它,然後理性思考聚落未來的方向。而講到重建條例,老師也說對他們來講這是一條落井下石的政策,他認為跟政府談判是要先建立在一個不信任的基礎上才能談,因為政府就是存心要騙人的。對此主持人謝教授也回應道,政府不斷地在宣傳八八災後重建做得很好,實在是不知道依據在哪裡?

        第三位報告者是屏東霧台部落的柯信雄,柯先生回憶到當初發生風災時因為通訊不通,造成很大的麻煩,還好有記者不斷的作為對外聯繫的橋樑,才讓其他地區的民眾知道南部的災情。接著他說到八月二十九號還在救災的時候,政府竟然就閉門造車寫下了重建條例。柯先生也提供了許多永久屋的照片,照片顯示了永久屋施工缺失不斷,地面滲水、屋頂漏水、馬路亂挖,實在很難讓人相信這是所謂的永久屋。而當初在建造永久屋時部落也不斷試著跟相關單位溝通,希望心聲能夠被聽見,但卻不被重視。

        最後由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記者劉瑋婷報告,劉瑋婷一開始就對現今電視台記者做了批判,對電視台來說颱風的畫面永遠只有記者站在雨中接受風吹雨打,從不關心更多需要被關注的議題,且往往在幾天後幾星期後就不再關注。劉瑋婷說:做為一個記者,我們將自己定位為關心災後重建、紀錄重建歷史的媒體組織。作為新聞相關工作者,也希望能匯聚關注和報導的力量,讓災區/重建區的消息能夠及時發聲。接著她說到住進永久屋後接著面對的問題,包括公墓的問題、經濟的來源等,而留在山上的人們聯外道路仍然不通,至今居民倚靠著雙手搭竹橋、募款蓋水泥橋。未來,高雄地區的台20、21線要等上十年才有可能有永久性道路。屏東的原鄉道路,至今也仍在復建,但也是遇雨就封,因此,政府希望居民每年汛期就先下山避難。而居民擔心,常常下山會使得凝聚力消失。最好的方式是有各部落的避難處所,而不是全數被趕下山到了營區,由政府提供三餐,居民還須面對外界的指責。

        四位講者都報告完後進入最後一個主題“屏東泰武鄉災後重建紀錄:跨族群、跨部門合作的啟示”,首先由臺大新聞所副教授兼原住民族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洪貞玲報告。洪老師首先引用梁玉芳老師在《大武山的歌聲》中所寫的一段話「台北到屏東泰武,不只是一張高鐵票起站到終點的距離;我猜想,更是學院漢人孩子與排灣文化的距離;也是我們安逸生活與流離失所者的距離。」這樣的距離是一直都存在著的,但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合作、理解、學習,試著讓這樣的距離不會形成不同族群間溝通上的障礙。當初主要是以文化典藏作為主軸,因此不斷地跟部落溝通,並做問卷調查,詢問部落認為自身最重要的資產、應該被保存下來的是什麼,而後工作團隊與部落人士確立五種典藏類目,包括藝術、景觀、文史、生活及慶典。也參考文史工作者及部落耆老的意見,除了以文字介紹部落基本資訊外,大量使用照片及影音來呈現部落人文風情與文化特色。風災之前,第一期網站總共收錄了64支影片及數位化1407張照片,內容有部落活動、居民生活照、部落景觀今昔、木雕及紋手照片及歌謠影片等。

        而在一次災後的見面中,族人對於遷村問題憂心忡忡,那一席談話,促使我們投注心力紀錄泰武心災後變化。對於災後重建,我們認為更重要的災難紀錄是在於讓受災者自己發聲,因此我們在做社區傳播、弱勢賦權的工作,希望這個才是媒體能夠真正守望社會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災後重建紀錄不只是書寫的成果,也是參與者培訓賦權的過程。計畫組成跨族群、跨部門團隊,透過過程培訓、田野調查及報導出版,建構災區重建數位典藏紀錄,留下舞原住民災民為主體的珍貴重建資料。最後,本計畫在推廣典藏成果上,不限於數位典藏網站而已,嘗試透過多媒體、多管道進行,露出平台包括PeoPo平台和莫拉克獨立新聞網,這些平台已經有固定使用者和瀏覽人次,因此推廣和互動效果更好。而書籍出版也讓數位內容有了物質依附,永久保存,更讓部落裡不熟悉電腦網路的人士,也能認識數位典藏的價值。

        最後由屏東縣泰武國小校長伍麗華報告“泰武國小命交響曲:重建之路的回顧與省思”,伍校長說,在八八風災之後,泰武村被鑑定為危險地勢,必須遷村遷校。村裡的學生本來就少,如今被迫面臨部落離散,學校卻要安置在第三地的窘境,學校可說是風雨飄搖。而面對危機,「努力活出泰武國小的名字」始終是學校求生存的策略,對於一位校長來說,每天醒來上班,感到最沉重的責任在於:如何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方向?風災過後的第三個月,新聞熱潮漸退,而此時期的挑戰卻比風災當時更加艱困。作為一個教育人員,一定要維持住孩子的受教權與受教品質;且基於為部落留住學校的立場,開始了嚴峻的挑戰。在重建的過程中,學校不因外在環境的困頓變化,無時無刻全心全意維護災區學生的受教品質與受教權,益發展現課程的精彩與教育的生命力。

        我們以「把夢做大,把根扎深」為初始信念,並依據願景設計校園,融合排灣族起源神話來設計校園,將百步蛇、陶壺、太陽的意象加入建築,並在校舍屋頂架設太陽能光電板,為地球環境帶來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活力。亦構築民族教育及國際學習環境,國際教育以國際視野、生活美學、公民意識為主軸,從校本特色走向世界;民族教育以經驗過去、認識現在、開創未來為軸,發展民族的文學、藝術、社會、自然等課程。實施至今泰武國小硬體重建陸續完成,我們期待重建所啟動的力量不僅僅是在建築,也希望在課程、文化上有所著力。透過媒體的報導,我們發現泰武國小逐漸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讓大家看到一種新的可能。

        研討會的最後,也就“數位典藏對於原住民到底有沒有實質上的幫助”、“永久屋的政策、政府的其他政策對於原住民的影響”做了討論。首先謝志誠教授說到,永久屋的興建跟援建單位有很大的關係,主要還是取決於援建單位是否有開闊的心胸去傾聽部落的聲音。接著由宋麗梅老師對原住民族語的數位化做發表,宋老師認為族語的文字化、數位化可以讓族語、文化傳播得更久更遠。來自霧台部落的柯信雄也對此回應到,原住民是沒有文字的族群,藉由數位化也已將文化更完整的保留。而來自南沙魯部落的打亥則說到,許多部落都有自己的避難屋、避難機制,並不需要動不動就撤離,且政府財團化、工作都表面化,許多政府宣稱有做的事其實部落人民感覺不到。對此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記者劉瑋婷接續說到,很多部落其實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道路及相關護坡整治,而政府的不作為也使的邊坡不斷流失,更讓部落居民遭受外界汙名。最後臺大人類學系謝世忠教授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他認為原住民的研究不能只看過去,原住民的現代性也非常重要,現在離開部落到都市生活的族人也不在少數,這些族人跟工業、科技也都相當地貼近,將這些也通盤性的納入研究會讓大家更貼近真實的原住民,也讓原住民比較動略性、動態性的生活能夠呈現的更完整。

0 意見:

張貼留言